制冰機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環技術,主要通過壓縮機、蒸發器、冷凝器等核心部件協同工作,實現水的凍結與冰塊的形成。具體流程如下:
1.水循環系統
-水通過儲水箱或水泵進入分流裝置,均勻噴淋到制冰器的蒸發表面(如板式蒸發器或分格式冰格)。在低溫環境下,水被冷卻至冰點并逐漸凝結成冰層。
2.制冷劑循環
-壓縮階段:壓縮機將低溫低壓的氣態制冷劑吸入,經壓縮后轉化為高溫高壓氣體。
-冷凝階段:高溫制冷劑進入冷凝器,通過散熱液化為高壓液體。
-節流與蒸發:液態制冷劑經過節流閥降壓后,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,使周圍溫度驟降。此時,噴淋的水在蒸發器表面快速結冰。
3.脫冰與循環
-當冰層達到設定厚度時,溫控系統觸發除霜機制。例如,熱泵技術將壓縮機排出的熱氣引入蒸發器夾層,融化冰層與管壁間的薄膜,使冰塊依靠重力脫落。未凍結的水則通過多孔槽回流至儲水箱,重新參與循環。
4.間接冷卻方式(大型塊冰機)
-用于生產50~200千克重的大型塊冰。其工作原理是使冷媒(通常為鹽水)冷卻,再由冷媒使水凍成冰。這種機械主要由制冰池、蒸發器、冰桶組架、加水器、冰桶吊車、融冰槽和倒冰器組成。蒸發器中制冷劑的蒸發溫度一般比冰池中鹽水溫度低5~7℃。制冰時,鹽水因蒸發器吸熱而形成冷鹽水。冰桶內的水又因冷鹽水吸熱而逐漸凝結成冰塊。通常每10~20個冰桶固定在冰桶架上,由冰桶吊車成組提放。桶內冰塊經融冰槽中約20℃的水侵漬融脫后,由倒冰器倒出,并經滑冰道輸入貯冰庫。
制冰機的優點:
-快速制冰:家用機型可在數分鐘內產出冰塊,遠超自然冷凍或傳統冰盒制冰的效率。
-操作簡易:用戶僅需接通電源并注水即可運行,部分機型支持自動補水與清潔功能,降低維護成本。
-低能耗設計:采用壓縮機與優化的制冷循環系統,減少電力消耗。
-水資源節約:未凍結的水可循環利用,避免浪費。
-食品級材質:接觸冰塊的部件多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材料,確保冰塊純凈無污染。
-密閉制冰環境:減少外界污染物侵入風險,同時避免人工操作帶來的二次污染。
-多用途:家用機型可制作不同形狀的冰塊(如冰球、碎冰),滿足飲品調制、食材保鮮等需求;工業機型適用于超市、醫院等需大量用冰的場所。
-環境友好:無需依賴水源,特別適用于干旱或供水困難地區。
-工業級制冰機普遍配備壓縮機與強化結構設計,可長時間連續運行,適應高負荷生產需求。